《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通訊》第二十七期 2022.07
臺灣酒駕防制
社會關懷協會通訊
第二十七期
2022.07

|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自2013年12月07日成立至今邁入第9年。
本會結合社會力量,以NGO永續經營模式成立,致力於酒駕防制宣導、敦促酒駕修法、監督中央到縣市酒駕防制政策施行成效、酒駕型態之調查分析與研究、協助酒駕受害者與家屬之法律關懷事項等,積極降低酒駕危害,為國人交通安全與安定社會盡一份心力。

本會消息
「我國酒駕防制相關研究~
專業論文獎頒獎 暨
地檢署酒駕緩起訴酒癮治療檢視」
記者會圓滿結束
有鑑於我國酒駕防制研究計畫仍不足,為發展酒駕防制公共衛生政策,預防及降低酒駕事故一再發生,本會在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下,舉辦『酒駕防制專業論文獎』 徵選,評選出績優前三名與四名佳作。特邀請得獎者出席發表得獎論文,提出具前瞻性、積極性的防制策略,提供制定酒駕防制政策與法治之方向。
此外,近年來全國地檢署開啟司法與醫療的合作,本會檢視近年全國地檢署酒駕被告以緩起訴處分進行酒癮戒治狀況。

|
感謝各大媒體協助報導-
「我國酒駕防制相關研究~
專業論文獎頒獎 暨
地檢署酒駕緩起訴酒癮治療檢視」
記者會
一、日期:2022年07月21日(四)
二、時間:11:00~11:40
三、地點:臺大校友會館3樓3A會議室
四、主辦單位: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五、贊助單位: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酒杯裡的謀殺

科學與政府加入戰局
亞特蘭大對於逮捕、起訴酒駕者是又愛又恨,關於這一點,國內各地並無差異。首先,潛在的難題龐大。不管是什麼時候,道路上的駕駛人有很高的比例是剛喝過酒的,以周末晚上來說,估計是10%到20%。把這些駕駛人全抓起來的打算,很難被人力、經費兩缺的地方警察部門列入考量。即使警方變得比較積極主動,地方法院也處理不了大量湧入的嫌犯。准許這些人以較輕的罪名認罪,不僅簡單得多,也更加有利可圖。因為這些輕罪判刑往往附帶有繳給地方政府的罰金。相較之下,把酒駕者關在監牢裡或繼續審判是要花錢的。
根據德瑞吉1949年的酒駕系列報導,洛杉磯明顯偏好罰款。1949年12月7日的文章講述的是另一個累犯喬(化名) 的故事,他曾在1944年以時速60英哩開車搖搖晃晃穿過整條皮寇大街,也曾在1949年6月被另一個駕駛人故意把他的車卡在路緣石上,以防他酒醉駕車,五年間至少六次被捕。1948年,他載著妹妹和她十六歲的兒子,在擁擠車陣中飛車追逐。他被攔下時「坦承自己喝了酒、之前曾因相同罪行多次被捕,而且沒有駕照。」這些案例,除了有一回判拘役五天之外,喬全都是繳完10到300美元不等的罰款便獲釋【註11】。
不同的駕駛有不同的對付方法。好酒貪杯的,警方通常都認得,可能把他們載回家,叫他們去睡到酒醒。有時, 警方乾脆把駕駛人的車鑰匙扔進旁邊的下水道,確保他沒辦法開車回家,但也不會多做處理。應酬飲酒的人因為急轉彎而被攔下時,或許加以警告,叫他們「小心點」,然後就讓他們自己開車回家了。
對於這種寬容的做法,警方給了一個理由是:反正他們逮捕的那些人最後還是被法官放了。酒駕者總是有太多的藉口。例如,那些平衡測試表現差的人抗辯的理由有工作過勞、痠麻或藥的副作用。「這可是少見的例外,」芝加哥一位交通案件法官嘲諷道:「被告既未因藥物而麻痺,也沒有過勞、生病或跛腳。」另一個最受歡迎的藉口是:「可是法官大人,我只喝兩杯啤酒而已啊。」【註12】
其他被告駕駛則提出情有可原的處境,辯稱他們不該被吊銷駕照或入監服刑,因為他們需要靠開車來謀生。所以,任何實質的處罰將使他們的妻小頓失所依。辯護律師與品格證人宣誓作證被告的酒精耐受度高、對社會貢獻良多或所謂無可挑剔的駕駛紀錄,並在執行逮捕的警察證詞中找漏洞。
這些策略至少在芝加哥似乎奏效,惹得《芝加哥論壇報》批評地方法官「對酒鬼有情有義」。根據一名紐約警佐的報告,他大概為兩百件案子做證過,但這些酒駕者只有一個被送進監獄。他還說,陪審團也沒有比較好,他們喜歡給酒駕者「再一次機會」,有部分原因是他們偶爾也酒後駕駛。這些無罪釋放的情形與統計調查數據吻合,顯示出美國人雖然一面倒地認為酒駕不對,但過半數對於自願接受血中酒精濃度檢測與強制吊扣駕照仍有所保留
【註11】”Drunk Driver Avoids Long Jail Terms,” Los Angeles Times,December 7,1949,A1,A2.
【註12】Thomas Nuzum, ”Drunk Driver Defenses Also Pretty Shaky,” Chicago Daily Tribune,May 13,1957,A6.另見Eugene Meyer,”How to Get Alcohol Off the Highways,”Family Circle,July 1,1981,65,108,110,116;Doris Aiken to the author,August 10,2008.
【註13】”Too much Sympathy for Drunk Drivers,” Chicago Daily Tribune,April 24,1957,18;Robert McKinley,”Comment from the Floor,” in Richard A.Myren,ed.,Symposium on Alcohol and Road Traffic(Bloomington:Trustees of Indiana University,1959),40-41;Robert F. Borkenstein,H. J. Trubitt, and R. J. Lease,”Problems of Enforcement and Prosecution,” in Bernard H. Fox and James H. Fox,Alcohol and Traffic Safety(Washington,DC:GPO,1963) ,137-88,esp.147,153.
關心酒駕消息
追蹤酒駕新聞
捐款防制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