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News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通訊》第三十期 2022.10



臺灣酒駕防制

社會關懷協會通訊

第三十期

2022.10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自2013年12月07日成立至今邁入第9年。

本會結合社會力量,以NGO永續經營模式成立,致力於酒駕防制宣導、敦促酒駕修法、監督中央到縣市酒駕防制政策施行成效、酒駕型態之調查分析與研究、協助酒駕受害者與家屬之法律關懷事項等,積極降低酒駕危害,為國人交通安全與安定社會盡一份心力。

Alternate text

本會消息

本會官網-「我國酒駕現況」專區
新增
『全國各縣市酒駕及拒測累犯
         公布統計』資料        

為了遏止酒駕累犯一再上路,今年3月31日酒駕新法上路:「針對10年內有第2次(含)以上酒(毒)駕或拒測行為之違規人,公布其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

本會統計全國各監理站與縣市政府公布之「酒駕及拒測累犯公布專區」,截至111年8月10日為止,全國公布352名酒駕累犯名單。


   

                                                                                
 

酒杯裡的謀殺

Alternate text

科學與政府加入戰局

       

         酒並非這種汽車迷戀的必要元素,但很多駕駛人都有喝。畢竟,當他們駛出新的高速公路、走次要道路前往城市、小鎮和度假區,慢慢就會找到一些賣酒的酒吧和酒類商店(當時是瓶裝外帶不內用的店)。另一方面,造酒業在禁酒令剛廢除時壓低姿態,且一直在電視和電臺廣告上自我克制,此時在平面廣告上變得比較大膽,到了1950年代中期,花在廣告上的錢每年超過一億一千萬美元。這些廣告往往把飲酒與美好生活、男子氣概畫上等號。

         許多消費者對這些廣告主題非常當真,像是母親希望滴酒不沾的兒子喝酒,從而成為「男子漢大丈夫,而不是一個娘娘腔。」對酒的敬意日增的另一個指標,是1946到1958年間多次嘗試在州和聯邦立法禁止酒類廣告,皆以失敗告終。1958年,全國流通量第二大的雜誌《周末夜郵報》,宣布它長期以來不接受酒類廣告的方針改弦更張。《周末夜郵報》的決定完全是出於帳上盈虧的考量:據估計,雜誌與新客戶合作每年至少可賺七百萬美元。

           這一點都不意外。蒸餾酒研究中心、有照酒飲群業公司(Licensed Beverage Industries, Inc., LBI,成立於1946年的挺酒公關組織)及其他造酒業者,積極捐款給同情他們的政治人物,並協助全國酒精成癮防治協會(National Council on Alcoholism)這類志工組織製作說帖和擬訂政策。這些文件一貫將酒駕問題描述為肇因於酒精成癮,而非酒精【註20】。

         烈酒銷售在戰後時期一直在增加,但真正經歷榮景的產品是啤酒。真正推動販售更多啤酒,是從1930年代後期開始,當時美國啤酒協會(United States Brewers’ Association)設立啤酒產業聯合基金(United Brewers Industrial Foundation),並且延聘公關奇才柏內(Edward L. Bernays)來促銷產品。柏內聘請學者來撰寫書名如《美國家中啤酒》和《送上啤酒就是讚》之類的宣傳小冊。這些出版品所提出的種種說法中,有一種主張是:啤酒與其說是令人酒醉的飲料,不如說是一種「液體食物」。「啤酒」這則條目是這麼寫的:「融合了茶與咖啡的優點,加上牛奶的益處,前兩者有興奮劑之效,後者僅僅是一種食物。」【註21】

           這些作者在啤酒業的指導下,還把啤酒描繪成相較於烈酒的「安全」飲料,因其酒精含量低。大約要喝下12盎司的啤酒(或5盎司的葡萄酒),才等於一杯1.5盎司威士忌的酒精含量。啤酒業者抬著啤酒受到肯定的安全性當聖旨, 更加進取且大膽地進行宣傳,不只在平面出版品上,也在空中電波裡。此外,到了1950年代,電視名人包括談話秀主持人史蒂夫.艾倫(Steve Allen),經常事先安排好在節目中津津有味地喝著啤酒。「那嘴皮真是咂咂有聲!」一位電視評論家尖酸地評論道:「如此熱情有勁!」【註22】

         不只如此,啤酒還成了十幾歲、二十幾歲和三十幾歲美國年輕男性的主流飲品,恰恰是酒精相關死亡率最高的幾個年齡層。同樣的,我們很難找到這個時期有哪個廣告明確提倡開車喝啤酒,但非常確定的是,這些廣告把酒飲和社會成功、幸福、消費商品如汽車之類畫上等號。啤酒業所使用的廣告用語如「啤酒一兩瓶,給你好心情」和「喝啤酒是優美生活的一部分」。

           紐約雪佛啤酒有一首廣播、電視廣告歌很有名,直言鼓勵一次喝個幾瓶:「當你要喝不只一瓶,雪佛是唯一該喝的啤酒。」也許,這就難怪賽利格和休普1953年的反酒駕小冊會另闢一章,專講「關於啤酒的真相」。他們警告,啤酒「含有一種麻醉劑」,「能夠且確實會令人酒醉」,而且「會令汽車駕駛成為殺人犯」【註23】。這些警告一如以往,並未受到重視。

【註20】Jonathan Zimmerman,"’One's Total World View Comes into Play': America's Culture War over Alcohol Education, 1945-1964,"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42(Winter 2002):471-92, quote on 488; Patricia A. Morgan, "Power,Politics,and Public Health: The Political Power of the Alcoholic Beverage Industry,"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 9 (Summer 1988): 177-97; Carl Spielvogel, "Advertising:Post Joins Liquor Media List," New York Times, August 31, 1958, F6.
【註21】Fletcher Dobyns, The Amazing Story of Repeal (Chicago: Willett, Clark & Co.,1940), 420.
【註22】John Crosby, "The Actors Sure Do Enjoy Those Quantities of Beer,"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5, 1953, 23.【註23】Robert V. Seliger and Lloyd M. Shupe, Alcohol at the Wheel: A Brief Discussion of Drinking and Driving (Columbus, OH: School and College Service, 1953), 22.

關心酒駕消息

追蹤酒駕新聞

捐款防制酒駕